“別抽了!” “我戒了!”
發布日期:2022/5/31 18:05:14
今天是 2022年5月31日
世界無煙日
吸煙有害健康
這是不爭的事實
但如何戒煙呢?
如何勸身邊的人戒煙?
這里用一張海報
一組“數字”
給你“戒煙的理由”
一張海報:
一組數字:
首先要強調的是,吸煙成癮(又稱煙草依賴)不是行為習慣,而是一種慢性疾病。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入國際疾病分類,編碼為F17.2。
研究發現,煙草依賴患者的大腦結構和功能會發生改變,表現為灰白質萎縮,額葉、顳葉和邊緣葉神經活動異常,島葉相關腦區功能連接顯著降低,證明這種慢性病的病變部位在大腦。
一根煙從點燃至燒盡,至少能產生4000多種化學物質,其中有69種被確定為致癌物。
發表在《柳葉刀·臨床醫學》雜志上的研究表明,早戒煙可以遠離心梗、肺癌等28種疾病。
戒煙時間越長,戒煙成果就越穩定。專家表示,一般來說,5年完全不吸煙才算成功。
煙草對人的影響有滯后效應,有時甚至延遲10~30年。
人類隨著年齡、衰老等原因,肺功能會出現生理性下降,而吸煙會加速這一過程。
不要以為跑去樓道吸煙就沒事,三手煙同樣危害很大。
“三手煙”是煙民"吞云吐霧"后殘留在衣服、墻壁、地毯、家具甚至頭發和皮膚等表面的煙草殘留物,有毒成分包括氫氰酸、丁烷、甲苯、砷、一氧化碳等10余種致癌化合物。
三手煙在室內停留的時間相當長,香煙熄滅后6小時它們依然存在,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累積。
吸煙是一種流行病和巨大的公共健康威脅,每年造成超過 800 萬人死亡。
其中超過 700 萬人死于直接吸煙,120 萬不吸煙者因接觸二手煙而死亡。
一些煙民可能認為既然抽煙很久了
已經損傷肺功能了
不如不戒煙了
但有研究顯示
人在戒煙后
肺功能損傷將比吸煙時減少80%
有相當程度的改善
因此
任何時候戒煙都不晚
今天是世界無煙日
不只是5月31日
每一天都應該是無煙日
我們共同呼吁
為了環境,為了朋友
為了父母,為了孩子
為了自己
……
別抽了!
別抽了!
別抽了!
每一天,都應該是世界無煙日
戒煙,從哪天開始都不晚!
文章來源:新華每日電訊